有人在微信中找你借钱,律师:只需做好3点,妥妥的!!
文|军队律师张鹏程,业务电话:15321203885,授权法务之家发布,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
随着微信的广泛使用,在微信中借钱的现象非常常见,其中的法律风险也很高,因此而产生的纠纷也越来越多。那么,当有人在微信中向你借钱时,你应当注意些什么?怎样做才能防范其中的法律风险?对此,笔者做一个简要分析,希望对你有所参考。
案例:
卜先生和马女士有多年交情,2013年5月4日,双方微信聊天时,马女士向卜先生借款8万元,承诺几天后就归还。因马女士急着赶到外地处理事情,她没写借条。事后,卜先生多次催讨,但马女士没有还钱的意思,并改口称这笔钱是生意上的加工款。卜先生无奈之下诉至法院。
由于微信并非实名制,在微信使用人主体身份的认定上,举证一方需证明当时聊天的一方就是借贷案件的当事人。另外,聊天记录可增可减,必须出具手机原件,而且保证当事人在聊天过程中没有删除部分聊天内容,只有保证聊天内容的完整性才有可能认定聊天的真实意图。
所以说,在微信中发生借贷关系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:
一、固定好“微信使用人就是借款人”的证据
若不能证明微信使用人系当事人,则微信证据在法律上与案件无法产生关联性。在司法实践中,若对方死不承认是自己的微信号,对微信使用人的认定将有一定的难度,很容易因此而失去胜诉的机会。所以说,以后有人在微信中向你借钱时,固定好“微信使用人就是借款人”的证据是很有必要的。具体方法有:
(一)通过其绑定的手机号认定。
如果微信绑定了手机号,法官通过当庭拨打,并确认该手机号为当事人所有,一般都能认定微信使用人就是案件的当事人。
因绑定的手机号很容易被更换,所以最好是进行截屏保存,若能同时拨打该电话确认借款事实并录音当然就更加保险啦。
(二)通过其头像或朋友圈发布的信息认定。
有的人会把头像设置成自己的照片,或是会在朋友圈中“晒”关于自己的文字、照片等信息。通过上述信息也可以认定微信使用人为当事人,但由于其可更改性太强,一定要及时收藏或截屏保存。
二、聊天内容中的借款意思表示要完整、明确!
(一)聊天内容要完整,不要轻易撤销、删除!
大家都知道,在微信聊天中是有撤销、删除功能的,在进行借款的聊天过程中,如果轻易地对其中某些的聊天信息进行撤销、删除的话,可能会造成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不完整,或将给自己以后的诉讼维权带来不必要的麻烦!
(二)是借款,还是赠与?不能有歧义!
在现实生活中,有些人在微信借款的聊天中表述不清,从聊天记录上很难判断当事人双方成立的是借贷合同还是赠与合同,带来的法律风险不容小视。比如说“哥们,快点给我转2万块钱,有急用!”,如果就这么不加思索地给他转了过去。到时候他说你是赠与给他的,那就扯不清了!所以说,在聊天中一定要有借的意思表示,在转账中留言“张三,这2万你先借去用”,那就更加保险啦。
(三)光有聊天记录还不行!还要有已支付借款的证据!
借款合同为实践性合同,光是达成了借款的合意而没有实际支付借款的,借款合同不成立。所以说,仅仅只有借款的聊天记录是不够的。现实生活中,支付借款的方式主要有现金支付、银行账户转账、微信或支付宝转账、微信发红包等。
如果是支付现金的话,一定要记得让对方写一个收据。
由于微信账号没有绑定银行卡也能接收红包,以发红包的方式支付借款主要面临的还是对方身份的认定问题。
微信与支付宝绑定的银行卡并不一定是其本人的,没有绑定银行卡的微信、支付宝账户也可以接收转账款,而且二者均容易出现盗用、冒用的现象。所以说,这两种支付方式也存在一定的风险。
通过银行账户转账能看到对方账户的姓名,不易出错。而且能申请法院调取到相应银行账户交易明细,比较容易作为认定支付借款的事实。为了安全起见,笔者还是建议通过银行账户转账的方式支付借款。
三、微信证据应该如何保存?
许多人对于如何保存微信聊天、转账记录等证据不是很了解,因没有留存证据或收集的证据不规范,而输掉官司案例不胜枚举。对于微信证据的保存一定要记住这几点:
(一)保存的内容要完整。
有人在保存证据的时候可能会容易出现遗漏,尤其是在对聊天记录进行截屏时,漏掉一两句话,这样可能会导致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不完整,而为自己在诉讼过程中增添不必要的麻烦。
需得注意的是,即使对聊天记录截屏了也一定不要清空!原始的聊天记录作为证据更容易被采纳。
(二)善用“收藏”功能。
相信大家都知道微信中的“收藏”功能,微信聊天记录容易灭失,如不小心删除、手机丢失或格式化等,都可能导致图像、语音资料的灭失。因此,平时应当注意收藏对将来可能有用的图像、语音记录。
(三)一定要保留原始储存载体!
现在手机更新很快,大家更换手机也比较频繁。将聊天记录备份到“云盘”或拷贝到其他设备都是可以的,但是千万要记住,原来保存信息的旧手机千万不能丢!
另外,有些朋友为了清理内存,把手机中的微信聊天、转账记录等信息拷贝到其他设备后就删除,这是非常冒险的行为,其真实性可能会受到对方当事人的质疑,将面临被排除的风险。
看完此文,相信大家以后在微信中遇到有人向自己借钱时,会提高些防范意识。你的留心之举,或会为你日后减少许多不必要的纷争。当然,如果条件允许的话,笔者还是建议通过签订书面借贷合同或书写借条的方式出借借款。
2017最值得关注的2个法律公号
↓↓↓等待您的品鉴↓↓↓
▲长按二维码“识别”关注
向军人军属传播法律知识,
免费提供法律咨询。
法务之家
ID:law114-com-cn
▲长按二维码“识别”关注法务之家,中文法律门户网站。
一个独立思考的自媒体,
一个独特视角审视中国法治的平台。
喜欢这些↓↓文章,点击阅读: